与人沟通时,请检查下面的清单:
1.你所表达的东西,的确是处理好的吗?
2.你处理好的东西,你确实表达正确了吗?
3.你表达正确的东西,对方真的具备理解的基础吗?
4.对方虽然能理解,他真的会接受吗?
5.对方会表示理解甚至接受,但他会真的当回事儿吗?
6.对方有疑问的地方,你准备好进一步解释了吗?
7.对方产生误解的时候,你有对应的方案吗?
8.对方驳斥你的时候,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
闲逛,我在B站的评论展示区里面发现了一个功能,弹幕屏蔽,可以设定条件来屏蔽不想看到的评论,以便弹幕更加清爽。
这个功能让我对B站刮目相看。因为,它不仅可以设定关键词屏蔽,甚至,还可以写正则表达式。而且,关键词和正则支持云同步,手机上也可以用。
这让我感受到,B站对程序员的友好以及对用户需求把握的细腻。
弹幕起初是B站的特色,能让视频观众也有参与感、互动感。一些人还特别喜欢在弹幕里补充需要的信息和精辟的评论,为视频加分。但,多数评论是几乎没有提供价值的,“牛逼”、“遥遥领先”、“666”这类没啥信息量的,除了用遮蔽视频本身来彰显鲁莽以外,没有什么其它的作用。
以往,B站只提供打开和关闭弹幕的功能,并没有其它的控制手段。所以,为了找找有没有精辟的评论,只能忍受没有信息量的评论的轰炸。就像有一小把1元以下的钢镚,四散在集装箱大小的垃圾堆里,让我去翻,我实在没动力。但若是一块金条,那怎么也要好好翻一翻,不会错过任何一块的。
我不喜欢像吃花椒鸡,在花椒里面找和花椒差不多大小颗粒的鸡肉的感觉,吃起来一点也不爽快。我也不喜欢在海量的垃圾信息里面,找那么一两句精辟的评论的感觉,看起来一点也不爽快。弹幕屏蔽,以后会是一个常开的功能了。
进而,我又想到,一个人哪里能穷举那么多无信息量的评论呢?一定有人做成库了罢?果然被我发现了:
哈哈哈~程序员们真哇塞,码到世界充满爱~
关于图像大小,这是我见过的最简单最易懂的解释for muggles。
以下内容翻译自midjourney的文档。
关于图像的“大”的程度有很多术语。许多人交替使用分辨率、文件大小、像素数、每英寸点数和高分辨率等词。了解这些单词的含义可以帮助您从中途图像中获得所需的结果。
本指南是对图像大小、尺寸、分辨率和 DPI 的简化、非技术性说明。
我们将使用这个简化的帆船图片作为示例。
图像文件(如.jpg、.png或.gif)是构建出图像的一组指令的集合。
每个图像都是由小的彩色的色块(像素)构成的马赛克。
请将图像文件视为有关如何排列彩色像素以创建图像的一组指令。
文件大小与文件内的信息量直接相关。在船的图片中,该文件包含 10 行和 10 列,或 100 条信息。如果每个彩色点是一个字节的信息,则图像文件将为 100 个字节。
如果文件具有 200 x 400 条颜色信息的网格,则它将是 80,000 字节文件 (200*400=80,000) 或 80,000 字节/1000 = 80 KB 文件。
人们通常不会以千字节或兆字节为单位谈论图像的文件大小。他们谈论图像的尺寸(列数和行数信息) 上面的船.jpg示例是 10x10 像素的图像。1024x1024、720p 和 4K 都是谈论图像像素尺寸的简写方法。
在显示器、手机、电视或其他屏幕上,没有“高分辨率”图像文件。唯一重要的是您有多少信息(图像尺寸)与显示器的大小。
船.jpg图像在老式翻盖手机上可能很大,在平板电脑上很好,对于全新的显示器来说还不够。
在不同屏幕上查看的相同图像尺寸。
每英寸点数、每英寸像素数、每厘米点数和每英寸点数都指大致相同的概念。给定长度的信息量。每英寸 300 个“点”意味着每英寸有 300 条颜色信息(像素、打印的 CMYK 点等)。
DPI 不是在屏幕上有用的度量。文件的尺寸(dementions)在屏幕上很重要,而在打印时 DPI 非常重要。精美印刷品的一般标准是每英寸 300 个颜色点。300DPI是单个点紧密排列在一起的点,您无法区分单个点,并且图片看起来平滑清晰。
这要看情况!请注意您的文件仅包含一组有关如何制作图像的“指令”,因此只有当您告诉打印机该信息打包在一起的紧密程度或松散程度时,才会确定 DPI。
假设使用乐高积木构建文件。你可以采用同样的一组指令,如果你有一堆小的 1x1 砖,你可以把你的信息打包到一个比用一堆 2x2 砖块更小的空间里。
相同的“文件说明”使用两种大小的磁贴。
对于此示例,您有一个 1200x1200 像素的图像。那个图像是什么 DPI?这取决于您希望打印出的大小。
1200/300 = 4。1200x1200 像素的图像将产生漂亮的 4in x 4in 图像。
1200/150 = 8。1200x1200 像素的图像将生成看起来不错的 8 英寸 x 8 英寸图像。
1200/100 = 12。1200x1200 像素的图像会产生一个非常糟糕的 12in x 12in 图像。
不知道咋地,突然今天就想起来要用mdjourney了。可能是类似的东西关注得多了吧。先买了个10块钱的玩玩。
于是把自己用了n年的卡通头像重新做了一个年纪大一点儿的3D的版本头像换上。
color photo of a cap-wearing, glasses-wearing,t-shirt wearing male, with an engineer style, use the face in the photo,exuding wisdom and intelligence,extreame close-up,semetrical composition,foreground,chest shot,unreal engine,55mm,hyper realistic,male focus,Asian face, “Tec” on the cap, programmer,Round face but not fat,no beard clean face,with affinity,6 teeth smile. --c 10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这里再推荐一个不错的浏览器插件,真是彻底解放了语言壁垒。英语不熟练的都可以用这个补生词。
沉浸式翻译
我夫人说,这是“梁朝伟”,哈哈哈~~
一些up主的说话是在是太啰嗦了,比如 Johnny学 等类似演示类的视频,动不动就一两个小时。但是类似的视频内容比较小众,还只能通过查看视频来看,所以希望把up主的口播全都识别出来,直接快速查看字幕,略过啰嗦的部分,提高信息提取效率。
B站有一些视频是有AI字幕的,但是还有一些视频没有字幕。有字幕的可以弄下来直接查看,没有字幕的就比较麻烦了,只能自己生成字幕。
看/生成任意视频的字幕
无字幕视频的处理流程:
有字幕视频的处理流程:
在线视频有很多类型的下载器,可以到浏览器的应用商店中找到,例如 Chrome应用商店 ,里面搜索“视频下载器”。
这两个可以参考:
CoCoCut
哔哩哔哩bilibili影片下載工具
github上有不少好用的开源程序,不过痛点之一就是要做一些自己的debug,因为往往不少的软件制作没有那么精良,而且有一些软件包、依赖之类的降级没有办法使用,还有一些本来就是个半成品。
经过筛选,当下日期是2023-08,这个阶段比较好用的是这个:
https://nicelee.top/BilibiliDown/
对应的github地址是:
https://github.com/nICEnnnnnnnLee/BilibiliDown
现在有1200赞了。
一些视频剪辑软件的标准功能,由于短视频的火爆,目前对创作者是不收费的,探索一下总能找到。抖音是当下国内最火的视频应用,工具做得比较完善,使用体验也是非常好的。具体功能,可以去找“剪映”的使用说明。
抓包法:B站CC字幕,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v411T7PD/?vd_source=3aaed127a90f755ed234324bfe1ce376
发现这个 [迷你小豆豆豆豆](https://space.bilibili.com/1234993516) 还比较好玩,写了一个下载B站视频的工具,链接在此:
http://bilidow.chaojishuai.top:1234/2022/04/04/bilidow/
不怕马的可以尝试一下。
剪映生成的字幕是个Json文件,有人写了个工具,可以方便把剪映的json格式转换为srt字幕格式,方便查看,地址在此:
百度网盘会员的网页版也有一个功能,提供视频的文稿字幕,自动生成。不过这个功能不太好找。途中红色箭头指示处点开,就能看到了。
提供了视频列表、文稿、课件功能。非常方便。
这个功能只需要把视频传上去就行了,然后等个几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文稿和课件了。
另外,这个生成还不是默认传上去就自动生成,是要点开视频播放的时候,才开始生成,这个还是用起来有小不爽。
只不过,这个功能要买会员 - _ - ||
这个大部分免费了。七牛可以一年申请一次免费的ssl,用来配置cdn。
当然,关于网站的ssl,也可以免费的申请,可以参照:https://github.com/acmesh-official/acme.sh。这个哥哥写了个从 letsencrypt 生成免费的证书的程序。
在运营商,比如七牛上申请的,就直接在七牛上用就好了。
自己申请的,可以参照这个方式部署到服务器上。
https://github.com/acmesh-official/acme.sh/wiki/说明
可以参照上面的说明进行更新。
ssl过期是个挺低级的错误。所以最好有个crontab的机制,可以自动更新。
但是时间久了,也可能忘记,当时crontab咋写的,怎么更新。比如一年后,可能真就想不起来当时咋搞的了,然后贼麻烦。
所以,搞了个啥最好同步写一个说明,这样多少能有旧账可以翻翻。
型号是:insta 360 link
京东链接:https://item.jd.com/10057342219519.html
今天被种草了个做露脸up主的神器,可以自动跟踪,可以拍桌面,拍白板,简直是上课好帮手。
价格有点小贵,不过知识区UP主的质量值得。
今天偶然发现了一个网站,叫做“standard ebooks”。
网址是:https://standardebooks.org/
介绍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由志愿者驱动的项目,它制作新版本的公共领域电子书,这些电子书格式精美,开源,不受美国版权限制,并且免费。
像古腾堡计划这样的电子书项目转录电子书,并使它们可用于最广泛的阅读设备。Standard Ebooks 从 Project Gutenberg 等来源获取电子书,使用精心设计和专业级风格的手册对其进行格式化和排版,对其进行全面校对和更正,然后构建它们以创建利用最先进的电子阅读器和浏览器技术的新版本。
标准电子书不仅是数字图书馆的精美补充,而且是构建您自己的电子书的高质量标准。
用白话说,增量价值是这个网站提供了一套制作电子书的流程和标准,招募志愿者来制作电子书。书内容的来源来自于古腾堡计划,一个免费分享版权过期的书籍并制作成精校电子书并免费分发的计划。如果你成为用户,就可以花钱指定这些志愿者们制作电子书。当然,志愿者们也可以自己制作,你也可以直接捐赠。
古腾堡计划可以看这个网站:https://www.gutenberg.org/
By "Marcello" - http://www.gutenberg.org/wiki/Image:Michael_and_Greg_at_HOPE_Conference.jpg,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9619699
迈克尔·哈特,照片上这个老哥,发起了古藤堡计划。他1947年三八妇女节出生,64岁死于心脏病,是电子书的发明者,一辈子致力于电子书事业。在哈特在伊利诺伊大学期间,计算机中心在其计算机系统上为哈特提供了一个用户帐户; 哈特哥哥最好的朋友是大型机操作员,并给出了一个几乎无限的计算机时间的帐户,当时价值估计为100,000美元或100,000,000美元。 虽然计算机使用的重点往往是数据处理,但哈特意识到它连接到一个网络(后来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并选择利用他的计算机时间进行信息分发。哈特说,在1971年7月4日创建他的账户后,他想通过做一些可以被认为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来“回馈”。他碰巧随身携带了一本《美国独立宣言》,这是他在当晚早些时候观看独立日庆祝活动的烟花后在杂货店收到的。他将文本输入计算机,但被告知通过电子邮件同时将其传输给许多人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为了避免电子邮件系统崩溃,他提供了电子文本供人们下载。
这是古腾堡计划作为第一个数字图书馆的开始。哈特开始发布圣经等经典作品的文本副本以及荷马、莎士比亚和马克吐温的作品。截至1987年,他以这种方式总共打了313本书。然后,通过参与伊利诺伊大学PC用户组,并在学校程序员Mark Zinzow 的协助下,Hart 能够招募志愿者并为该项目建立镜像站点和邮件列表的基础设施。有了这个,该项目能够更快地发展。
该项目的使命宣言是:
他在该项目中的总体观点是以尽可能低要求的格式进行开发:正如《高等教育纪事报》所描述的那样,对他来说,开放获取意味着“没有专有显示器的开放获取,不需要特殊软件,除了最简单的连接之外不需要任何东西。 他最初的目标是向公众提供10,000本最常阅读的书籍,很少或免费,并在20世纪末这样做。
这位老哥一辈子也没赚啥钱,兼职教授挣钱贴补家用,自己技能也很强,修房子修车样样精通,维持生活的成本很低。
这个项目还衍生了很多同样遵从相同理念的姊妹项目,它们被获准使用古藤堡计划的商标。
现在,这个项目由ibiblio运营,它是一个数字图书馆和档案项目,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学院和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运营,合作伙伴包括公共领域中心,IBM和SourceForge。
如果你感兴趣,也想要制作一本电子书,这个网站给你提供了详细的指南:
https://standardebooks.org/contribute/producing-an-ebook-step-by-step
乔治·吉尔德 (George Gilder)— 一个和任正非一起喝过咖啡的人。
关注到这个人是因为一本书《Life after Capitalism》,看到之后发现还挺有意思,就找了找这个作者,结果让我发现了几个Suprise,这个作者还真是个牛人。
资本主义后的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以及货币精装的时间论。
这本书核心就说了四个观点:
“学习曲线”的学习,指的是通过练习,降低单位产品所需工作时间,或者通过不断改进,提高作业效率。有点类似知识的"边际效用递减"的模式。提高效率了,自然带来了成长。
中国的古话叫做“时间就是金钱”,这里倒过来了,指的是把时间用作单位,来衡量价值。这个时间,不是穷人闲人的时间,是可以用来交换价值的时间。通过劳动,挣得的价值可以视作一定量的“时间”,用来交换和交易,用时间来购买“闲”,或者去交换别人的”时间“。ε=(´ο`*)))唉有点绕。
惊讶,就是那个外国人藏起来吓唬人突然出现喊的那个“Suprise”。这个惊讶是相对的。你不知道,你才会惊讶。也就是说,一条信息,如果你已经知道了,那么就没啥用,不会惊讶。如果你不知道,那么就会惊讶,哇原来还可以这样,那这条信息就有用。这是从信息论里面信息熵的概念,通过补充信息,来降低信息熵,消除不确定性。已知的信息,是无法降低信息熵的。
如果有时间,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关于财富的新视角,和李笑来的不少观点很类似。
集成产品研发是华为学来的,最早起源于PACE,产品生命周期优化方法(PACE)。后来IBM公司搞出来了之后,卖给了华为。
1986年,PRTM公司(2011年8月被普华永道收购)创始人迈克尔E-麦克哥拉斯(Michael E.MCGrath)等团队成员联合提出了产品开发流程的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这一概念。他在《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一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ACE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华为有一张图很经典,“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其中,CMMI主要搞的就是“正确地做事”,PACE更关注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确保“做正确的事",别瞎干。
IPD(集成产品开发)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跨职能团队协作、涉及多个系统和子系统集成,并且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领域。除了电信级产品,还有以下几个领域可能适合应用IPD:
汽车制造:汽车开发涉及多个系统和子系统的集成,如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和电子系统等。IPD有助于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实现跨职能团队的协作,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产品的开发通常涉及复杂的系统集成和严格的质量要求。IPD方法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确保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硬件、软件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因素。IPD有助于推动跨职能团队的协作,从而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然而,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应用IPD方法。以下情况可能不太适合采用IPD:
简单产品:对于简单的、单一功能的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可能不需要采用IPD方法。在这些情况下,传统的产品开发方法可能已经足够高效。
快速迭代产品:对于快速迭代的创新型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可能更适合采用敏捷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注重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小型团队和初创公司:对于小型团队和初创公司,采用IPD可能会带来过多的管理和沟通负担。在这些情况下,轻量级的开发方法和更灵活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适用。
总之,IPD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跨职能团队协作、涉及多个系统和子系统集成的产品开发。对于简单产品、快速迭代产品以及小型团队和初创公司,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开发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IPD太重了,牛刀就是牛刀,别没事杀鸡,虽然也不是不能杀。
看看国内很多企业的失败研发的产品吧,投一个车型几个亿下去,还真不一定能好卖,看看汽车的销量就知道,一般1个月能卖1万辆,就是一款被市场普遍接受的车了。
为了成功落地IPD(集成产品开发),需要一定的信息系统支撑。这些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促进跨职能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信息系统和构建这些系统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有助于规划、监控和控制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实施。在选择或构建项目管理系统时,务必确保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项目和组织结构。
协同设计系统:协同设计系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共享设计文件、数据和知识,从而加快设计过程。在选择或构建协同设计系统时,务必确保系统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和协作工具,以便适应不同类型的设计任务。
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有助于收集、存储和共享项目相关的知识,包括设计规范、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等。在选择或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务必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搜索和分类功能,便于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有助于监控和跟踪产品质量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在选择或构建质量管理系统时,务必确保系统能够与其他信息系统(如项目管理系统和协同设计系统)集成,以实现端到端的质量控制。
在构建以上信息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用户友好性:确保系统界面直观易用,便于用户快速上手和高效操作。
可扩展性: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组织和项目的发展和变化。
安全性:确保系统具有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数据保护机制,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集成性:确保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能够顺畅地交换数据和信息,实现端到端的流程集成。
定制性:确保系统具有一定的定制性,能够根据组织和项目的特点调整功能和界面。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可以构建出高效、灵活且安全的信息系统,为IPD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基本上是废话。最为核心的是,让需要的人在需要的时候,能看到一致的数据。数据的变化,可以在各处及时看到。这也意味着,你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底座,复杂的数据底座,去管理产品复杂的数据。这个底座不能基于单一系统,要贯穿整个研发工作流、价值流。数据从一个地方产生,变化要能及时地反馈到需要的地方。
tag:
缺失模块。
1、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2
2、在博客根目录(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npm i hexo-generator-json-content --save
3、在根目录_config.yml里添加配置:
jsonContent:
meta: false
pages: false
posts:
title: true
date: true
path: true
text: false
raw: false
content: false
slug: false
updated: false
comments: false
link: false
permalink: false
excerpt: false
categories: false
tags: true